• 收藏本站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现任领导
    3. 组织机构
  • 学院新闻
    1. 学院新闻
    2. 通知公告
    3. 学术活动
    4. 党建园地
  • 理论学习
    1. 时事报道
    2. 学习动态
    3. 群团组织
    4. 学习下载
  • 师资队伍
    1. 教师名录
    2. 人才招聘
    3. 通知公告
  • 人才培养
    1. 本科生教育
    2. 研究生教育
  • 学生工作
    1. 党团工作
    2. 学子风采
    3. 就业指导
    4. 常用下载
  • 合作交流
    1. 专家来访
    2. 项目合作
  • 校友专栏
    1. 校友风采
    2. 校友新闻
  • 首页
  • 学院概况
    • 返回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学院新闻
    • 返回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党建园地
  • 理论学习
    • 返回
    • 时事报道
    • 学习动态
    • 群团组织
    • 学习下载
  • 师资队伍
    • 返回
    • 教师名录
    • 人才招聘
    • 通知公告
  • 人才培养
    • 返回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学生工作
    • 返回
    • 党团工作
    • 学子风采
    • 就业指导
    • 常用下载
  • 合作交流
    • 返回
    • 专家来访
    • 项目合作
  • 校友专栏
    • 返回
    • 校友风采
    • 校友新闻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党建园地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共谋学科创新发展新路径”环境设计系召开教学改革师生座谈会

作者:    时间:2025-05-19     浏览:

2025年5月13和15日,环境设计系在西七楼206会议室分别进行了教师研讨会和师生座谈会。设计学院院长助理白舸,系支部书记尚磊,系主任王祖君,副主任李敏、甘伟及骨干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围绕“重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激发教育创新”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回应学科变革需求,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新模式。


1A853


一、教师研讨会:讨论改革方向

教师研讨会聚焦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成果转化及实验室建设,重点探讨了学科交叉融合与AI技术深度应用路径。与会教师提出构建"AI+设计"课程矩阵,会议达成在突出历史文化审美的传统专业素养的同时,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教学、以学科交叉重塑设计教育的共识,为制定新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以期推动环境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


12DC5


二、学生建言:从课程优化到未来视野

王祖君主任在开场发言中指出,当前设计学科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国外知名高校加速布局设计领域,国内高校专业调整频繁,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新学院的成立不仅是整合资源的契机,更是推动课程体系重构、强化专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强调本次座谈会需聚焦“专业认知—课程优化—发展建议”三大维度,倾听学生声音,为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

(一)课程提质减负,强化实践衔接

环艺2401班、2304班学生反映课程密度高、理论实践脱节,部分学生因软件技能不足影响设计表达。对此,王祖君回应称,学院计划将课程总量缩减10%,为学生留足自主探索时间,并同步加强竞赛指导与软件技能培训。艺设硕2404班建议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压缩理论课时,增设前沿专题课程。

(二)技术赋能设计,拓展学科边界

环艺2101班呼吁加强AI、数字化技术应用教学,推动与游戏建筑、元宇宙等领域的跨界合作;2402班建议增设编程类课程及交叉学科内容,提升技术适配能力。艺设硕2304班提出应关注AI工具快速迭代趋势,在课程中融入最新技术动态。

(三)深化产教融合,打通职业通道

多班级代表建议延长实习周期、增加校企合作项目(如工作坊、实战课题),并邀请企业导师开设讲座或学分课程。学生普遍希望学院搭建跨专业协作平台,通过联合竞赛、作品共创提升综合竞争力。



三、教师回应:以行动落实改革承诺

王祖君主任总结时表示,学生的建议为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课程体系迭代:精简冗余课程,增设技术应用与前沿领域模块,构建“理论—工具—实践”螺旋式教学链。

(二)资源平台建设:联合企业开发实战项目库,引入数字化教学工具,强化实验室与工作室硬件支持。

(三)培养方案优化:针对本硕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如专硕侧重项目实践,学硕深化研究能力。

四、展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此次大讨论标志着环境设计系教学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将汇总师生意见形成改革方案,并计划于2025年秋季学期启动首批试点课程。后续将依托例会制、线上线下问卷构建常态化教学研讨。教育创新不是被动适应,而是主动引领。我们要培养的,是既能扎根专业内核、又能拥抱技术变革的未来设计引领者。



上一篇:“共话课程、AI与产学研新方向”工业设计系召开师生座谈会

下一篇:“优化教学·共话未来”数字媒体艺术系召开师生座谈交流会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西七教学楼、东一教学楼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57771

Copyright 2025 ◎ 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