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全体教师:
面对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等时代变革,设计教育正面临理念、体系、方法的深刻重构。为全面贯彻学校关于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精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决定组织开展以“重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激发教育创新”为主题的教学大讨论,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凝聚共识:统一学院教师对“AI+设计”“跨学科融合”“数智时代人才需求”的理解与判断;
2、诊断问题:全面梳理当前教学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瓶颈;
3、提出方案:各专业形成具体可行的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平台、评价体系等改革建议;
4、试点推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实验班”的建设。
二、讨论主题(讨论不设边界,以下为建议选题)
1、专业建设与教学目标对齐问题
目标:厘清各专业的培养定位与行业发展趋势,确保专业目标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一致性。
2、课程结构与能力模块匹配问题
目标:对比课程结构与学生能力发展路径,查缺补漏、动态更新。三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内容老化、重复设置、技能滞后的问题,如何以“通识+平台+模块+项目”结构重构课程体系,如何引入AI通识模块/算法艺术通识模块。
3、教学环节与项目实践体系建设问题
目标:优化工作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企业项目等教学实践环节的联动关系。现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要解决存在选题雷同、深度不足的问题;三个专业要有足够的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三个专业可建设共享的“过程留痕+结果呈现”的教学成果数字档案系统。
4、公共艺术课部课程贯穿与整合问题
目标:探索公共艺术课程在三个专业中如何贯穿全周期,促进艺术基础教育价值最大化。当前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与专业方向之间掺存在脱节,要建立“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接口课程”的双层结构。
5、教学资源共建与教师发展机制问题
目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师能力成长路径。鼓励专业教师跨课部开课;构建教学案例库与资源共享机制;推动“青年教师导师制”与“教学观摩—教案优化”系列制度。
6、课程体系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问题
目标: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基础课、技术课、项目课、毕业设计?各课程要明确“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
二、活动形式
分组研讨:按专业或课程组分组,聚焦具体问题展开讨论。
案例分享:邀请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分享经验。
集中汇报:各组总结建议,形成可落地的改进方案。
三、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2025年5月12日下午
召开学院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下发通知,正式启动设计学院“教学大讨论”专项工作。
参与对象:学院领导班子、各系部领导班子
地 点:设计学院209会议室
2. 各系部研讨:2025年5月12-16日
各系部结合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围绕本次“教学大讨论”主题,由各系部主要负责人组织开展至少一次教师集中讨论,至少一次学生座谈交流(学生代表10-20人,本研结合),会后提交学生名单、讨论照片一张和100字通讯报道。
参与对象:全体教师、学生代表
地 点:自行安排
3.集中研讨:2025年5月17日全天
5月17日9:00-11:00,由学院领导汇报学院建设及发展情况汇报并邀请教学成果突出的名师分享教学经验。
5月17日14:00-16:00,各系部在分会场进行集中讨论,分管领导参加分会场讨论。
5月17日16:00-17:00,各系部主要负责人汇报讨论情况。
主会场:西七楼401室
分会场:数字媒体艺术系201室、工业设计系209室、环境设计系202室、公共艺术课部203室。
四、参与要求
1.请全体教师提前思考讨论主题,准备发言提纲或案例。
2.请各系部主要负责人记录讨论要点,准备汇报发言并于活动后提交总结、学生名单、照片及100字通讯报道至学院办公室。
五、其他说明
本次讨论成果将作为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请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联系人:王玥
电 话:027-87557771
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
2025年5月8日